第1集《摩根家族 The House of Morgan》,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内战,成为摩根家族崛起的关键契机。纪录片开篇通过伦敦金融城的历史档案与纽约华尔街的实景还原,展现了朱尼厄斯·摩根如何在跨大西洋金融网络中为儿子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即摩根大通)铺路。当北方联邦政府因战争开支陷入财政危机时、年轻的摩根突破父亲的保守策略,以高于市场20%的价格承销5亿美元战争债券。影片通过动态图表展示这一决策如何使摩根家族资本在三年内增长170%、同时以历史学家访谈揭示:此次债券承销不仅缓解了北方军的资金压力,更确立了美国金融资本与国家利益的绑定关系。摩根在战争期间展现的风险预判能力,为他日后成为"华尔街沙皇"奠定了基础。
第3集《权力更迭 Changing of the Guard》,1907年的金融恐慌、成为检验华尔街自我修复能力的试金石。纪录片以大量原始电报和会议记录还原了摩根大通的"最后一战":70岁的摩根在私人图书馆召集纽约各大银行家,连续48小时封锁门窗,强制他们签署总额2500万美元的救市协议。当尼克博克信托公司面临挤兑时,摩根亲自坐镇银行大厅、用个人信誉担保兑付;面对纽约证交所即将停市的危机,他命令经纪人"用你们的钱买入股票"。这段历史通过动态分屏技术与2008年金融危机救援场景对比、揭示出金融恐慌的周期性本质——100年前摩根的个人决断,与当代央行量化宽松政策有着惊人的相似逻辑。
第4集《战争中的华尔街 Wall Street At War》,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彻底重塑了华尔街的全球地位。纪录片最后一集聚焦摩根财团如何从私人银行转型为美国政府的金融代理人。当英国和法国急需战争物资却面临黄金储备枯竭时,摩根公司突破美国中立政策、成为协约国唯一的债券承销商,共发行价值15亿美元的战争债券。影片通过解密的摩根公司档案展示:这些债券不仅为盟军提供了70%的战争融资、更让美国从债务国转变为债权国。值得注意的是,纪录片并未回避这段历史的争议性——当美国士兵在欧洲战场牺牲时,摩根合伙人却在华尔街庆祝战争带来的42%利润率,这种道德困境恰是金融资本双面性的深刻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