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台北故宫》全12集中文字幕 - 720P高清下载

2021-08-30
508
纪录片《台北故宫》全12集中文字幕 - 720P高清下载


内容介绍

《台北故宫》由央视历时两年精心制作,聚焦1949年文物迁台的历史脉络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现存珍品。纪录片深入挖掘了动荡年代中文化瑰宝的迁徙历程,通过亲历者口述还原了文物保护的艰辛与坚守。摄制组跨越海峡、采访了包括高仁俊、索予明、昌彼得在内的60余位历史见证者,他们的回忆为观众呈现了那段鲜为人知的沧桑岁月、揭开了国宝背后的民族情感与文化认同。  

纪录片以丰富的视觉语言,系统展示了书法、绘画、青铜器、瓷器等中华文明瑰宝。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到汝窑青瓷,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千年智慧与艺术巅峰。影片不仅详述文物的工艺与美学价值,还剖析其在历史变迁中的象征意义、引导观众思考文化遗产在时代洪流中的存续与传承。尽管未能实地拍摄台北故宫内部,但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和历史事件的深度剖析、作品超越了物理限制,赋予了文物鲜活的生命力。  

《台北故宫》不仅是一部文物鉴赏指南,更是一次对中华文化的深情礼赞。它强调了保护者在战乱中守护文明火种的奉献精神,唤起观众对历史真相的探寻与反思。纪录片融合学术性与叙事性、在展现美学之美的同时,探讨了文化认同、民族记忆等深层议题、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对话提供了独特视角。这部作品以人文关怀为内核,提醒我们珍视共同的文化根脉,在历史镜鉴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高清资源下载

获取资源



资源信息

  • 片名(别名):台北故宫
  • 季数:第一季
  • 集数:全12集
  • 导演:周兵
  • 出品方:CCTV
  • 发行时间:2008年
  • 分辨率:720P
  • 字幕信息:中文字幕
  • 文件大小:未知大小
  • 文件格式:MKV/MP4
  • 下载类型:高清素材
  • 独家高清资源:影片画质清晰,适合自媒体解说二创和纪录片爱好者观赏。
  • 独家高清音轨:高清音轨(WAV超采),带来如临现场般的体验。
  • 独家高清花絮:包含独家高清花絮、剧照、PDF手册。

内容目录

  • 第1集《国宝迁台》,本集聚焦1948-1949年文物迁台的历史背景与关键事件,详细记述了国民政府为保护紫禁城珍宝,组织大规模文物南运的决策过程。通过高仁俊等亲历者的口述、还原了文物装箱、运输中的险象环生,如海军舰艇在战火中护航国宝的惊险细节。影片结合档案资料、分析了文物迁徙对中华文化延续的意义,并探讨了当时政治环境下的文化保护困境,揭示了这一行动背后的民族使命感与文化焦虑。观众将深刻感受到文物作为文明载体的脆弱性与坚韧性,理解其在动荡年代所承载的历史重量。
  •   
  • 第2集《北沟烟雨》,本集讲述文物抵达台湾后暂存台中北沟的岁月、呈现了1950-1965年临时库房中的文物保护工作。以索予明的回忆为主线,展示了学者们在简陋条件下修复古籍、防潮防蛀的日常、如用传统技艺抢救《四库全书》的实例。影片剖析了北沟时期的文化孤岛现象,对比两岸故宫的发展轨迹,反思战争对文化遗产的割裂影响。通过环境镜头与人物访谈,突显了学者们在物资匮乏中坚守学术理想的奉献精神、折射出文化传承在逆境中的生命力与希望。
  •   
  • 第3集《青铜记忆》,本集深入解析台北故宫珍藏的商周青铜器,如毛公鼎、散氏盘等国之重器。影片从铸造工艺、铭文内容切入、揭示青铜器作为礼器与权力象征的历史角色。通过X光扫描等科技手段,展示纹饰中隐藏的宗教与社会信息,如兽面纹反映的原始信仰。专家访谈探讨了青铜文明在中華早期国家形成中的作用,并对比两岸馆藏差异、强调其在全球语境下的独特价值。观众将领会青铜艺术如何承载古代社会的宇宙观与伦理秩序。
  •   
  • 第4集《釉彩千年》,本集以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为核心,展现中国瓷器的发展巅峰。影片通过显微摄影呈现釉色开片与烧制工艺、如汝窑天青釉的化学成因。结合文献,追溯瓷器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地位,并分析明清官窑的创新与传承。学者讨论瓷器美学中的哲学意蕴——如“雨过天青”体现的自然观,以及在近代流散中如何成为文化认同的符号。这一集凸显了瓷器作为技术与艺术融合的文明结晶。
  •   
  • 第5集《瓷中繁花》,本集聚焦明清时期的彩瓷与珐琅彩、以清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等为例,解析其繁复工艺背后的皇家审美。影片揭露宫廷画院与景德镇工匠的协作机制、并通过实验复原失传技法如“瓷胎画珐琅”。深入探讨纹饰中的文化隐喻——如缠枝莲象征永恒,对比中西方装饰风格的交流影响。内容强调彩瓷在全球化初期的外交角色,反映中华文化在融合创新中的生命力。
  •   
  • 第6集《玉润华光》,本集梳理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玉器演变,以红山文化玉龙、清代翠玉白菜为代表。影片通过地质学视角解读玉料开采与雕刻技艺、剖析“玉德”思想在儒家伦理中的核心地位。专家阐释玉器作为礼器、佩饰与陪葬品的多重功能,并探讨其在东亚文化圈的辐射影响。结合考古发现、反思玉文化如何塑造中华文明的审美范式与精神内核。
  •   
  • 第7集《巧夺天工》,本集展示竹木牙角、漆器与钟表等宫廷珍玩,如清代象牙雕套球。影片还原传统工匠的微雕与镶嵌技法,分析其融合科学(如机械钟表)与艺术的特殊性。通过文物修复案例,强调工艺濒危现状、并引申对手工业现代传承的思考。内容揭示珍玩作为帝王权力展示的工具,及其在文化交流中的媒介作用。
  •   
  • 第8集《翰墨风雅·上》,本集上篇聚焦晋唐书法、以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颜真卿《祭侄稿》真迹为核心。影片通过笔墨分析揭示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的交融,如安史之乱在书法风格中的投射。学者探讨真伪鉴定中的科技应用,并反思法帖在文化断层中的保存意义。内容强调书法作为文人精神载体的哲学深度。
  •   
  • 第9集《翰墨风雅·下》,本集下篇延续宋元明清书画,解析苏轼《寒食帖》、范宽《溪山行旅图》等巨作。影片结合历史事件、如文人画在元代隐逸思潮中的兴起,分析艺术与社会变迁的互动。技术部分展示绢本修复的挑战、并讨论书画在数码时代的传播悖论。内容深化了对文人审美中“雅俗之辩”的文化批判。
  •   
  • 第10集《云山深处》,本集以山水画为主题,从北宋范宽到清代四王,追溯“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美学理念。影片通过实地取景对比画中意境,剖析道家自然观对创作的渗透。专家讨论山水画作为士大夫精神避难所的功能、及其在现代环境伦理中的启示。内容凸显艺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永恒叩问。
  •   
  • 第11集《传世珍籍》,本集梳理古籍善本如文渊阁《四库全书》、宋版《论语》,聚焦文献保护与学术价值。影片再现古籍修复的纸墨工艺、并探讨战乱中文献南迁的学术损失。通过学者访谈,反思典籍在文化认同构建中的基石作用,对比数字化保存的利弊。内容强调文本作为文明基因库的历史意义。
  •   
  • 第12集《承古开今》,终篇反思文物在当代的价值,以台北故宫教育推广为例、探讨传统如何激活现代创意。影片呈现青年艺术家受文物启发的创作案例,并讨论两岸文化交流的现状与挑战。内容升华至文化遗产作为和平桥梁的愿景、呼吁在全球化中守护文化多样性,赋予古老智慧新生。

相关纪录片推荐

(BBC经典艺术史纪录片,全景梳理西方艺术脉络)
  
(央视诗人传记纪录片,深挖唐代文化瑰宝)
  
(探索东方传统剧场艺术与文化传承)
  
(全3集艺术传记,解析现代艺术巨匠生涯)
  
(全8集艺术史杰作,聚焦印象派革命性美学)

视频预览截图


纪录片《台北故宫  》预览截图

纪录片《台北故宫  》预览截图

纪录片《台北故宫  》预览截图

(图片为视频预览截图,资源为视频格式)

使用道具

Copyright © 2023-2024 bxtrip.com. ( 陕ICP备2022013484号-3 ) | 纪录片知识库 | 网站地图 | 网站链接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